◎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
以福音為中心來培育教會的八個路線
1. 服事這世界的福音路線:
道德主義傾向把重心全放在個人靈魂的需要上。信奉道德主義的人堅持在說服他人改信他們所歸屬的信念和教會上,卻忽略了社群成員更廣泛的社會性需求。而另一方面,「自由主義者」 傾向只強調改善社會狀況,但對於個人悔改與信耶穌的必要性卻是輕描淡寫地帶過。然而,福音則是要把人帶到愛裡頭,不論是帶領人信主、給予人一杯涼水、傳福音或是社會關顧,福音都驅使著我們要在鄰舍的需要上去給予。
2. 敬拜上的福音路線:
道德主義導致沈悶的敬拜,或許在裡面充滿了莊嚴的氣氛但卻是少了一份喜樂。但是另一方面,若是只是對於「接納」的膚淺了解而缺少了對上帝「聖潔」屬性的認識,則是會使得敬拜流於空洞與隨性。(如果上帝的愛和聖潔都缺席的話,敬拜就會感覺像在開委員會了!)但是,福音引導我們看到上帝的超越與內住是並存的。祂的內住使得祂的超越令人感到安慰,而同時祂的超越使得祂的內住令人感到奇妙無比。福音把敬畏和親密都同時帶入敬拜裡,因為那至聖者此時此刻就是我們親愛的阿爸父。
3. 對待窮人方面的福音路線:
實用主義者傾向鄙視窮人的信仰並且把他們視為需要專業協助的無助受害者。這樣的態度是來自於不相信上帝對所有人的普遍恩典。諷刺的是,世俗的觀念也對罪的真實性嗤之以鼻,因此只要是窮人就一定被視為受欺壓的無辜受害者。而另外一方面,道德主義者則是把窮人視為軟弱失敗者。他們某種程度輕視他們的狀況而用來作為一種責難。但是福音則帶領幫助我們有以下的看見:
(1) 謙卑而沒有道德上的優越感。持續回想自己也曾是靈裡破產的人,然而如今卻是因著基督白白賜予的恩典而成為蒙救贖的人。
(2) 恩典。不計較別人到底「配不配得」,因為我們其實也是不配得基督恩典的人。
(3) 尊敬貧窮的基督徒。我們應當把他們視為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功課的弟兄姊妹。只有福音能真正使人謙卑地尊敬與認同貧困者。
4. 教義特色的福音路線:
新約中的「已然」(already)事實讓我們得以勇敢宣揚我們的信仰。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有關福音的中心教義是什麼。但在「未然」(not yet)的事實部分則是需要我們針對非基要真理持有寬容謙卑的態度。也就是說,除了有關十字架,恩典和罪的基要真理外,我們對所教導的內容均要存著一個適中的態度。我們對於自己的看法,特別是關於那些在基督教界都還沒成定論的議題,一定不能有那種我們已經有答案,或自己一定正確的態度。這也表示對於上帝的呼召與旨意的判別,即使是自信地保證自己的洞察一定是正確的,我們都不能過份地傳播。(我們不像那些實用主義者,我們是寧願為所相信的福音而死;然而,不像那些道德主義者,我們一定要謹記在心,不是每一個信念都值得為它爭得你死我活的。)
5. 聖潔的福音路線:
福音裡的「已然」(already)事實說明了我們不應該容忍罪惡。上帝國度的臨在使我們「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後1:4)。福音帶來信心,使我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被改變,並且任何受綑綁的習慣都可以被克服。但福音中的「未然」(not yet)事實則說明了罪仍然還在我們裡面,一直要等到上帝國度全然來到才能完全被除去。因此,我們必須要去避免隨便就給個簡單的答案,並且也不去期待有何快速解決的方案。不像那些道德主義者,我們要對緩慢的成長或是退步,具備更大的耐心,而且還要對在恩典中改變及成長的複雜性有所認知。我們不像那些實用主義者或是好嘲諷之人;我們必須堅持神蹟式的生命改變是絕對可能發生的。
6. 神蹟奇事的福音路線:
上帝國度「已然」(already)的事實說明了神蹟奇事,以及醫治的能力是存在且可被支取的。耶穌透過醫治生病者與使死人復活來彰顯神的國度。但是福音中「未然」(not yet)的事實則代表著大自然(包括我們)仍然屈服在腐敗之下(參羅8:22-23),疾病和死亡仍然繼續存在著,直到基督再來。我們不能期待基督徒在生命中總有神蹟奇事的發生,亦不能期待生活中沒有苦難、沒有痛苦,得以安逸的過一生。我們不像那些道德主義者,我們知道上帝有能力醫治及行神蹟;我們不像那些實用主義者,我們的目標不是強迫上帝把苦難移除。
7. 教會健康的福音路線:
上帝國度中的「已然」(already)事實說明了教會現在就是擁有國度權能的團體。因此,教會有能力帶來社區性強烈的轉化。「主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徒2:47)是有可能發生的!因著充滿愛的團契,拆毀不同種族和階級中間隔斷的牆(弗2:14)是有可能的! 但是國度中的「未然」(not yet)事實則代表耶穌還未把祂的新婦,也就是教會成為經文所描述的:「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5:27)因此,我們不應該苛刻批評不完美的會眾,或是因為教會有瑕疵而不斷地更換教會。教會永遠不會不犯錯的。而國度中「未然」的事實也告訴我們,必須避免因企圖去建立一個超完美的教會,而產生的教會嚴厲紀律或是其它建立完美教會的方案。
8. 社會變革的福音路線:
我們不能忘記基督到如今仍然還是掌管歷史(參弗1:22-23)。恩典的「已然」(already)事實代表著基督徒能夠使用上帝的能力來改變社會狀況及團體。但是罪仍未然消除(not yet)的事實則代表著這世上仍然會有「戰爭及戰爭的傳言」。自私、殘忍、恐怖主義以及壓迫仍然會持續下去。基督徒不會寄望於政治或期待烏托邦世界的來臨。未然的事實代表著基督徒不會去相信任何政治或社會團體可以為世上帶來公平與公義。因此,福音讓我們不會像基要主義(道德主義)般,對於社會改革過度悲觀消極,也避免我們像自由主義(實用主義)般的過度樂觀。
摘要:所有的問題,不論是個人或社會的,都是源自於以激進的方式失敗應用福音,因此導致無法「與福音的真理相合」(參加2:14)。所有教會的問題和果效的缺乏都是源自於以激進的方式失敗表達福音。我們可以說,若是福音在一個教會被完全闡明及應用,這個教會就會開始變得獨特。我們將會在這類的教會中發現,道德信念與憐憫兩者是能夠靈活並存的。(全文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