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銘嫥綜合報導】日前,由教育部編印的三本國中小性別平等教材部份內容觸法,遭監察院糾正。教材內容出現「墮胎是一項合法、合理的選擇」、「男生和男生做愛」、「你們要如何做愛」等文字;「青春水漾」的影片進入國小,教孩子們尋找「性敏感帶」...。這世代,孩童及青少年所面對的性試探、性誤導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身為基督徒父母不得不去正視:「究竟孩子在學校裡學了什麼?」
11月16日,由愛盟基金會主辦、在台北真理堂舉行的「校園性別教育志工培訓」,報名人數創下新高,來自43間教會機構,約二多百名家長、老師、牧者、同工參與。
講員之一,愛盟基金會講師葉美足於受訪時表示,民國九十三年通過性平法後,由教育部頒布施行細則,發佈至各級學校執行。細則中,對性別教育的內容作出規範,包括「情感教育」、「性教育」及「同志教育」,「而這事起初只有身在學校現場的老師才知道,家長事先並不知情。」
葉講師指出,性別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學校未在事前知會家長。多元性別牽涉到孩子「性」價值觀的建立,必須先通知家長,讓家長有空間可以回應。葉講師提醒父母,除了關注孩子課業及才藝外,還有更重要的事需要留意,「孩子長大後,不會記得小五第一次月考數學考幾分,但他一定會記得青春水漾影片中,男孩及女孩在床上彼此探索...。」
葉美足講師呼籲家長需全面性的關心孩子,開啟與孩子溝通關懷的平台,「否則,你的孩子只會去請教同學或是上網學習。」若只灌輸孩子律法主義的信仰,孩子是無法抵擋性解放洪流的,唯有從父母得著無條件的愛,完全的傾聽,讓孩子知道任何事都可以跟父母說。
「基督徒父母需省思,當孩子到了青春期面對性別議題,孩子的反應,以及與父母的互動,是在收成你先前種在他身上的親子關係。你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會是什麼。」
基督徒家長如何教導孩子正確的性教育?葉美足表示,「聖潔」的概念對未成年的孩子是最好的保護。對於現代雙薪家庭,父母忙於工作,該如何建立孩子有信仰的價值觀?葉老師回應,「若你真的知道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如此險惡,出了家門、出了教會的門是怎樣的社會,你就不能用『疲倦』作為沒有與孩子建立好關係的藉口,父母需面對自己的責任。」
最後,葉講師強調,性別平等教育法今年將送修正草案,進一步定義「多元性別」,教育部已於日前完成公聽會。修正草案若通過,除了生理性別外,再加上性傾向、社會性別、心理性別及性別變更。透過入法定義,屆時校園的性別教育,將會容讓更多性解放的內容進入。「基督徒家長不能再坐視不管,要起來為下一代發聲,這不是在搞社會運動,而是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Loading